美国之行感想

今年5月份的时候,去加州找女朋友玩,这也是我第一次去美国,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因此把一些不成熟的感想记录下来。

好的方面:

风景、环境

很多人说美国是好山好水好无聊,中国是又脏又乱又热闹。别的不谈,美国的自然风景真是首屈一指,单就我去过的美国西部而言,真的是每个地方都是蓝天白云阳光明媚。 由于地广人稀,许多地方都还未被人类侵蚀,经常可以看到野生动物。也经常会有一望无垠的地平线,总体给人的感受就是比较心旷神怡。 或许对于在美国定居已久的人而言,会感觉一丝荒凉的气息,但对我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种地广人稀的环境的。

放两张图片吧:

stanford 斯坦福校园

gas 加油站随拍

气候

这条一定要单独列出来讲讲。中学地理时候学过,地中海气候最适合人类居住。 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是切身到实地感受之后,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气候宜人。

先来说一下中国的气候,中国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东部地区,而东部又根据纬度,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两种气候区的特点类似,都是夏季炎热潮湿、气压低,冬季寒冷干燥。 包括我在内,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生活在这样的气候,因此便思维固化,认为夏季就应该闷热多雨。

然而事实是,中纬度大陆西岸,存在一种非常奢侈的气候:地中海气候。 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并且因为夏季干燥,蚊虫也较少,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可惜分布非常稀少。 关于这种“奢侈”的气候,网上也有相关的讨论 其中又有一种亚型为“凉夏型副热带夏干气候”,主要分部在大洋旁边,受海风影响,夏季凉爽,少日照而多雾。简单说就是冬暖夏凉,更适合我这种怕热的胖子。美国西海岸的气候,就属于这一种。

再来看美国西海岸的气候。从全球气候分部图上可以看到,美国狭长的西海岸气候和广大的美国西部不同,自北向南分别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是非常宜居的气候,除了全年降雨都比较充沛外,其他和地中海气候类似,如果不介意雨水的话,也是非常宜居的气候,西欧地区也是这种气候类型。

从旧金山向南,一直到圣地亚哥,就是奢侈的地中海气候了。地中海气候的舒爽不必再赘述。但硅谷的气候尤其值得一提。

前面说到,美国西海岸,属于“凉夏型副热带夏干气候”,夏季凉爽多雾,旧金山就是典型代表,感觉天气总是有点阴沉沉的。5月中旬,我在邻近的圣何塞穿着短袖还觉得有点热,而穿着一件并不单薄的外套,在旧金山街头却被冻得瑟瑟发抖。

而硅谷相对旧金山更靠近内陆,天气同样凉爽,但是却没有水雾。阳光非常明媚——继承了加州灿烂的阳光,同时气温非常凉爽干燥,完全不需要开空调。再往内陆一点的话,就又变得炎热起来,几种气候之间,相隔不过几十公里。这种得天独厚恰到好处的位置,真是不可多得。也难怪汇集了全世界最精英的人才,创造了无数财富神话。这篇博客也有介绍硅谷的气候。

本来全球气候中,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已是凤毛麟角,其中大洋边的“凉夏”亚型更少,而同时能拥有凉爽的天气,又拥有灿烂的阳光的,更是屈指可数。让人不经感慨大自然的吝啬。

小费文化

许多中国人比较讨厌美国(其实不单单是美国)的小费文化,明明给过钱了,凭什么非要再给小费?并且比例还不低,普遍是15%-20%。

首先,我认为小费文化确实是种陋习,小费其实是顾客对服务生的赏钱,它从一开始就把顾客和服务生放在了不平等的地位,更何况有时小费还是服务生的主要收入来源。 美国也有很多不需要小费的餐馆,譬如自助餐和快餐等,因为本质上小费是服务费,不需要服务的话,自然也就不需要给小费了。

其次,小费也没有那么复杂,一般默认都是15%,你在点单时,默认把这部分价格算在内,就跟税一样。甚至有一些中餐馆针对中国人直接强行在账单里加上了小费。 人性就是这样,对于税这种强制的支出没有怨言,而对于有可能不付的钱,给起来就很不情愿。

小费文化其实也体现了中美的一些思维方式差异:美国人喜欢把每一项分开理清楚,商品的价格里不包含税和服务费等,顾客买单时还需要额外单独支付。 而中国习惯于“总包”,一个商品标价多少就是顾客实际要付的钱,商家已经帮你把各种费用算在其中了。甚至判刑时,也是数罪并罚,给你打包计算出一个总的量刑,不像国外会分开计算刑期。 我觉得这两种方式没有绝对的好坏,单从我个人而言,或许会更喜欢中国这种打包结算的方式,避免了自己额外的换算,也避免了很多金额的零头。

之所以把小费文化放在美国好的方面的原因是,我觉得小费赋予了消费者更大的权利,它确实可以带来更好的服务。 对比需要支付小费的餐厅和不需要小费的餐厅,甚至国内的餐厅,能够明显感觉到小费的存在对于服务质量是极大的提升,这也很好理解,毕竟这是服务生的直接收入来源。

而不需要给小费的餐厅,服务生可能就没有足够的热情提供最好的服务。他们的工资由餐厅来发,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他们的工资肯定要包含在餐费里,换句话说,你已经支付了服务费,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服务(尤其要批评一些美国的中餐馆,即使给小费,服务依然很差).

最后再多说一句,小费是在刷完卡结完账之后给,你走了之后,服务员才会发现你有没有给小费。 也就是说,即使你不给小费,服务员也没法来砍你。不过还是自觉点,做个有素质的消费者吧!除非你觉得服务确实不到位,通过不给小费的方式来“敲打”一下服务员。

工作压力

环境非常重要,在国内,几乎所有企业都会加班到九点后,因为国内整体大环境就是这样。 即使公司没有明文规定,但在大环境的熏陶下所有人也都会“自愿”去加班,最终自己也成为推动这个环境的一部分。

而硅谷的环境就是不加班,Google这种公司,下午五点半员工就可以走了。即使像Uber、LinkedIn这类小一点的创业公司,也就七点多下班。 对了,早上依然是弹性上班时间,大家通常都是10点后上班。

工作压力和国内形成鲜明对比。

同事说,硅谷那边不加班,肯定干不过中国啊。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中国程序员勤奋爱吃苦,使得中国在互联网领域在十几年内迅速赶上美国,去实现一个又一个“中国梦”。

但是这和个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作为资本家,肯定喜欢中国程序员这种“奉献精神”,不仅劳动力成本低,剥削起来也很方便。 从国家的角度,人民吃苦耐劳多工作也自然是对整体经济发展有利的。所以中国适合创业者,适合冒险家,很多外企也喜欢在中国开office。

然而作为劳动者的角度,却很残酷,即使这些“中国梦”成真了,又怎样呢?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么?最好的结果不过是用自己的青春换来北上广一套房罢了。然后继续被剥削,继续忍受一系列的民生问题。

房价&车价

买房买车可能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大的消费了。由于并没有在美国长期居住,我自然也没有机会对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汽车进行深入的调查。不过公认的是,美国的房子和车子都比中国便宜。在美国买大排量汽车往往可以比国内便宜一半以上,并且油价更低(汽油比瓶装矿泉水便宜这是真的),并且由于美国地广人稀,很多人住的都是别墅,而在中国,现在很少有地方允许盖别墅了。100w美元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买到很好的带花园的房子,而在北上广,700w人民币只能在北上广买个普通商品房。

拿美国“大部分地区”和中国北上广相比,或许有点不公平。是的,湾区、纽约这类地方的房价,折合人民币确实会比北京上海高不少。但是再考虑一下当地的平均收入水平,以及买到手的房子的品质。美国的房价依然比中国便宜很多很多。至少不会成为横在年轻人头上的一道坎。

这一点其实无可厚非,并不是由于“社会主义优越性”导致的。而是中国人口众多,房、车这类商品的价格自然就非常贵(香港、新加坡同样人口密度大,因此买房买车成本比中国更高)。不过中国人口多带来的好处就是劳动力便宜,谁能想象,在上海,请一次保洁阿姨只要¥30/h?

house 随处可见这种房子

STOP sign

美国的 Stop Sign 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交通标志。规则很简单:遇到有 Stop Sign 的路口,车必须停下三秒。注意,是停下而不是减速,不管有没有人,你都必须停下。

看起来非常蠢,但仔细想一下,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充分尊重了行人的路权。譬如在有 Stop Sign 的路口,行人可以完全无所顾虑地横穿马路。 因为即使路口有车,车也一定会停下,而驾驶员看到路中央或者路边有行人时,则会继续等行人通过,这样就不会存在人车相撞的情况。

然而 Stop Sign 并不适合国内,一方面,国内人口密集,人和车都很多。这么搞的话,车就完全没法开了。 另一方面,中国司机素质可能比国外还是差一些,虽然说车一定要停下礼让行人,但作为行人,你敢直接无所顾虑地走吗?

原材料便宜

在美国的餐馆点餐,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荤素几乎一个价格。譬如在中餐馆点餐,一份炒生菜要15刀,而烧一份羊肉也只要19刀。在快餐馆,豆腐盖浇饭和牛肉盖浇饭都是7刀一份。因为一道菜的食材成本只占小头,并且美国肉制品价格也比国内便宜很多。

不禁要感慨万恶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极其强大,农业工业产品非常廉价且富余,人工成本永远比物料贵(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人民收入高)。一些“低端”的菜(譬如炒生菜)会比国内贵很多,而诸如波士顿龙虾这些东西,价格便和国内差不多,甚至更便宜了。同样,如果考虑当地收入水平,感觉都是白菜价了。

作为从社会主义来的土鳖,既然荤素都差不多价格,自然只吃肉啦~ :P

不好的方面:

城市脏乱差

个人感觉,美国的精髓在乡村,而城市则是污点。 这一点和之前我在网上看到的类似。富人们用脚投票,扎堆搬到了乡下别墅,而流浪汉、低收入者、有色人种留在城市。 并且美国的行政力量远不如中国,建设和管理效率都很低。

种种因素导致美国的城市给人一种脏乱差的感觉。我在旧金山街头,就亲眼目睹有人随地小便(还是位女性),街上弥漫着尿骚味和大麻味。 到了晚上,街头随处可见流浪汉,如果是女生,真的不敢随便出门。

各种基础建设也很落后,地铁就是小电车。随眼可见的建筑,可能都有几十年的历史。 美国地广人稀,城市建设像摊大饼,市中心注定永远也没有北京上海繁华。逛街时不要指望有国内那样人流熙熙攘攘、商品琳琅满目的氛围。

虽然拿中国改革开放刚发展了三四十年的城市和美国发展了上百年的城市作对比非常不公平。 但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城市,已经失去了欣欣向荣的气息,正在逐渐丧失对人口的吸引力。 在中国,所有人都向往定居在大城市核心区,而在美国,或许只有部分人会这么想。

因此在城市发展方面,中国城市的规模、基建水平以及发展速度都超过美国,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美食

美国人民虽然生产力丰富,各种资源也极其充沛,但其对美食的追求如此之低,确实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在美国,真的很难找到适合中国人的物美价廉的餐馆,稍微不怎么难吃的中餐馆,就已经备受追捧、人满为患了。 然而事实上,很多美国朋友吃遍全城选出了最佳中餐馆,可能还真比不上国内随便一个私房菜馆。 美国的中餐水平较低,可能得归罪于中国的厨师难以获得H1B :P

当然这么说可能有点偏颇,毕竟不能以中餐水平来评价美国的美食。美国的优点是兼容并包,你可以品尝到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美食。 譬如在中国就很难吃到正宗的印度菜或者土耳其菜。但事实是,大多数中国人尝遍各国风味后,最后还是会回归于传统中餐。 所以中国人在美国,掌握精湛的厨艺会对生活品质有巨大的提升(失业了也可以去开个餐馆:P)。

购物

在美国购物非常不方便,除非你住在大城市的市中心,不然如果想买杯泡面都要开车十几分钟去附近的大超市。由于地广人稀,到了晚上便没有任何生命气息,半夜里饿了的话,只能忍着。

在中国,晚上加班完回家后,我喜欢坐在便利店窗边,一边吃着关东煮一边看着路上奔走的人群,然后假装思考一下人生,就感觉很惬意。 在美国还是省省吧,大半夜别被打劫就好。

并且美国法律非常健全,也不可避免会有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譬如快餐店有那种供开车的顾客购买食品的窗口,而一个行人过去直接买,对方是不会卖给你的。这种场景在中国很难想象,中国人情社会的好处就是,套套近乎,客套客套能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在中国“会混”很重要(不好意思扯远了)。

人工贵

人工贵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共性特点,叫个急救车、请工人修车、请保洁打扫等等事情都非常昂贵,并且活干得还很一般,效率又低,远不如中国的工人们。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倒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平民收入高,个体的劳动得到更大的尊重,毕竟普通人只要能搬搬砖就可以获得很不错的收入。

这么看来,人工贵好像不是缺点了,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劳动者,人工贵代表我们在被资本家剥削的时候能多喝点汤。

房卡是磁条卡

可能是发展得比较早,美国的酒店用的几乎都是过时的磁条卡。磁条卡的性能非常差,在我住的每一家酒店,几乎都碰到了磁条卡无法刷开的情况,经常要耐着性子慢慢抽插几次才行。而国内酒店用的基本都是感应IC卡,灵敏度非常高。

这一点就好像美国的信用卡体系建立得比较早也比较完备,反而阻碍了移动支付的发展。现在无论安全性还是便捷性或是普及率,中国支付宝、微信都秒杀美国的信用卡。因此中国还是有很多弯道超车的机会,譬如前文提到的城市建设。

总结

建议大家如果有机会的话多出去走走。多看看别处的生活,或许对过好自己的生活也有帮助。

最后福利就上一下帅气的博主吧:

shawn :P


点击加载Disqus评论

Powered by Jekyll and Theme by solid